港人過蛇年!2025春節換新鈔、迎新鈔、電子利是一次看
(一)前言:新舊交融的過年習慣
農曆新年在香港人心中是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節日。每逢歲末年初,市面上滿是喜慶氣氛:紅燈籠高掛、年花熱賣、利是封琳琅滿目,大街小巷皆是祝賀聲。當然,對許多香港人來說,最不可或缺的傳統動作之一,就是「換新鈔」──俗稱「唱錢」。經典的場景是,大家拿著舊票子到銀行,換成「新鈔」或「迎新鈔」,然後封進各式利是封之中,派給親朋好友、家中長輩,或是晚輩和孩子,盼望新一年好彩頭。
進入2025年,這個習俗依然深深印刻在港人的農曆新年文化裡,不少人每年都關心三大發鈔行(滙豐銀行、中銀香港、渣打香港)到底何時開始提供新鈔、迎新鈔,預約與否,以及有甚麼特別安排。雖然現今社會強調無紙化、電子支付與環保,但每逢過年,仍有不少市民鐘情拿著全新的鈔票,感受那股傳統的喜悅與象徵意義。因此,不論你是喜歡「兌換套裝」一次過搞掂、亦或是依舊想排隊「實體換鈔」,其實各銀行都有不同措施,務求讓每位香港市民都能輕鬆迎接新一年的利是文化。
然而,除了「新鈔」,也有相當多人接受「迎新鈔」,即外表仍保持新淨程度、但並非剛印出來的紙幣。對於重視環保或不想大排長龍的市民來說,迎新鈔也是很好的選擇。加上各式電子利是平台已經蔚然成風,包括「轉數快」、PayMe、BoC Pay,以及其他電子錢包,都能輕鬆派發「電子利是」。在傳統文化與科技並行的今天,大家其實有更多的方式在農曆新年傳遞祝福。若你想一次掌握2025年換新鈔的「懶人包」、各銀行的預約方式、相關注意事項,以及如何用電子利是更環保、更方便,以下近五千字的詳細專題,可謂你的全面參考。
(二)歲晚「唱錢」的意義:為何一定要換新鈔?
2.1 傳統文化的寓意
每逢歲晚,不少香港人堅持換新鈔,除了圖個喜慶,也代表一個「由舊轉新」的心理意涵。長輩們尤其相信,新舊交替之際,使用嶄新的貨幣派利是,意味著「從頭開始」、去舊迎新。利是封本身就是送出祝福的一種符號,而嶄新潔淨的紙幣能令這份心意更加完美。
2.2 禮儀傳承
若你去過一些傳統聚會,長輩會認為,收到皺巴巴或已褪色的紙幣,似乎有點不吉利。派利是既然是給人祝福,那麼「新淨」的鈔票就更能體現誠意。這種「禮尚往來」的美德,也隨著時代逐步融合:有人不堅持「一定要銀行剛印的新鈔」,而是認為能保持完好無折痕、整齊耐看的「迎新鈔」,一樣能達到心理期待。
2.3 親子教育
對許多父母來說,帶孩子去銀行排隊換新鈔,也是一種教育過程。孩子會知道,派利是從來不只是給錢,而是寄托一份祝福和心意。此外,孩子在現場看到銀行人員如何進行「唱錢」服務,從而體驗社會運作、學習理財的第一步,也是相當有趣的體驗。
(三)2025年三大發鈔銀行換新鈔安排大解構
每年農曆新年前,三大發鈔銀行都會公布具體安排。今年(2025年)換新鈔的大致日期、預約流程、提早營業安排等資訊如下,盡量滿足不同市民的需求,讓大家無論在網上預約或親臨分行,都能輕鬆取得新鈔或迎新鈔。
3.1 換鈔集中日期:1月14日至1月28日
今年三大發鈔銀行(滙豐銀行、中銀香港及渣打香港)均在1月14日(星期二)至1月28日(星期二)期間提供新鈔和「迎新鈔」兌換服務。一般而言,首三天(1月14日至16日)是換鈔高峰期,各間分行會提早營業時間至早上8時,並在8時至9時此一小時只處理換鈔業務。若有需要,銀行也會派籌,並於特定時段分流。
3.1.1 避開高峰
由於香港市民習慣「趁早」,導致首日往往大排長龍,有些人甚至清晨就開始排隊。如果你不介意換鈔時間晚一點、或者打算用「迎新鈔」,其實可以等到首三天高峰過後再去,或者事先在網上預約,就能節省大量輪候時間。
3.1.2 新鈔及「迎新鈔」供應充足
金管局早已強調,三大發鈔銀行整個換鈔服務期間(14日至28日),新鈔及迎新鈔供應充足,所以毋須一窩蜂在頭幾天衝去銀行搶換。此外,假如家裡本身還存有完整乾淨的鈔票,也可直接用作派利是,既環保又減少外出排隊。
3.2 滙豐銀行:自動櫃員機「迎新鈔」服務再度登場
3.2.1 網上預約「新鈔套裝」
滙豐銀行今年依舊提供「新鈔套裝」,供客戶網上預約。2025年1月7日起,市民可經滙豐香港網站或流動理財應用程式,選擇換領「HK$3,000」或「HK$6,000」的套裝。當中HK$3,000套裝一般包含100張HK$20及20張HK$50,而HK$6,000套裝則是多一份「迎新鈔」,總值HK$3,000,令喜歡大額派利是或親友多的人士能一次過備齊。此外,預約成功後會收到短訊確認,到達指定分行直接走特快櫃枱,不用浪費時間輪候。
3.2.2 提早營業+即場取籌
1月14日至16日,除離島、機場分行、流動銀行等特定網點外,滙豐大多數分行會在早上8時開門營業,且8時至9時專門辦理換鈔。假如你沒時間提前預約,也可在營業日早上到分行即場取籌,根據籌號指示在同日指定時段返回換鈔。此外,對於要求較少的市民,例如只想換少量HK$20或HK$50鈔票,也可以直接在分行櫃檯兌換「迎新鈔」,不用預約。
3.2.3 自動櫃員機再推「迎新鈔」
滙豐率先在過去一年試行「自動櫃員機提供迎新鈔」服務,反響相當不錯。2025年1月14日至20日,該行再度推行此服務,並在旺角、觀塘、屯門市廣場等理財易中心,以及3間流動銀行設有支援。自動櫃員機最多一次提取40張鈔票,主要提供HK$20及HK$50面額的迎新鈔。如你只想要小額紙幣用來派利是,此招最為方便。
3.2.4 電子利是PayMe及「轉數快」
滙豐銀行一直推廣電子支付,特別是PayMe及滙豐流動理財應用程式,兩者皆可透過「轉數快」功能派發「電子利是」。只需選擇對象、輸入金額及祝福語,對方就能即時在手機上接收。既不必換鈔,也不用再準備利是封,適合與年輕一代或遠方親友互相贈禮。
3.3 中銀香港:新鈔標準裝HK$3,000+綫上預約
3.3.1 新鈔及迎新鈔同樣提供
中銀香港與滙豐類似,也在2025年1月14日至28日間提供新鈔及迎新鈔服務。1月14日至16日會提早於早上8時開始營業,並設置「換鈔專窗」或派籌安排,將客流分流為網上預約客戶與現場即場輪候兩類。
3.3.2 1月7日起網上預約「新鈔標準裝」HK$3,000
假如你想快速搞定,1月7日起可透過中銀香港手機銀行或其網頁預約「標準裝」,當中包括100張HK$20和20張HK$50的新鈔,總值HK$3,000。選定日期及時段後,到場出示預約編號便可取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每個流動電話號碼只可預約一次,「額滿即止」。如果想換額外面額,則要現場再做增換或視乎當日「迎新鈔」供應情況。
3.3.3 BoC Pay「Phone利是」:熊貓主題
此外,中銀香港特別鼓勵市民以電子形式派利是。若你使用BoC Pay,今年可用「Phone利是」功能,還能選擇與海洋公園合作的熊貓主題電子利是封,十分可愛。每次可同時發出10封電子利是,還有積分累積和抽獎活動,寓享受於派錢之中,既環保又時尚。
3.4 渣打香港:兩種套裝自由配搭
3.4.1 網上預訂:HK$3,000新鈔套裝、HK$1,000迎新鈔套裝
渣打銀行的預訂系統於2025年1月7日上午9時至1月27日開放,市民可在網上選擇「新鈔套裝」(HK$3,000)或「迎新鈔套裝」(HK$1,000)。前者一般包含100張HK$20與20張HK$50的新鈔;後者則包括20張HK$50迎新鈔。如你想兼得新鈔與迎新鈔,可以同時預訂兩種套裝,只要手機號碼在一天之內只能預訂一次。
3.4.2 換鈔期首三天提早營業
渣打亦與其他銀行同步,在1月14日至16日,所有分行將於早上8時開始提供新鈔及迎新鈔兌換,並在8時至9時只辦理與換鈔有關的業務。之後,1月17日至28日則恢復正常時間營業,但仍持續提供換鈔服務,直至換罄為止。
3.4.3 關懷長者:專屬櫃位及座位
渣打部分分行特別設置長者專屬櫃位和座位,方便有需要的長者。不少銀髮族都希望新年前換好利是錢給子孫,銀行方面也盡量照顧他們,減少輪候之苦。
(四)網上預約與親臨銀行的差異
4.1 網上預約的好處
1. 省時省力:毋須在分行長時間排隊,只需在預約時間內到場。
2. 保證額度:可以確保自己想換多少便換多少,一次換齊。
3. 快捷領取:通常銀行會安排「特快櫃枱」或「專區」供預約者領取。
4.2 現場即場輪候的考量
1. 彈性較大:不必事先決定金額或日時,臨時想去就可以去。
2. 適合少量需求:如果只想換幾張HK$20或HK$50鈔票,可能直接到櫃檯更方便。
3. 須留意時間:大部分分行在首三天晨早營業,但若你在普通上班日不方便,可以選擇週六日分行,或在非首三天人潮減少時前往。
(五)別忽視電子利是:環保與便利兼備
5.1 為何考慮「電子利是」?
在過去兩三年,政府和各大銀行、電子支付營運商都在積極推廣「電子利是」概念,主要是想減少紙幣和紙質利是封的消耗,亦體現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。若派利是對象年紀較輕、接受度高,或分散各地的親友,可以考慮改用「轉數快」或手機支付App,以「電子利是」形式送出祝福。
除了環保,電子利是亦方便不少。只要你和對方都安裝相關App,就能馬上轉賬,還可加上emoji或祝福短句,效果並不比傳統利是遜色。
5.2 常見平台
1. 轉數快(FPS):只要知道對方綁定電話號碼或FPS識別碼,直接輸入金額即可。
2. PayMe:滙豐銀行推出的轉賬App,用戶在香港廣泛。節日時常推出自訂「利是封面」等趣味設計。
3. BoC Pay:中銀香港的手機支付工具,支援「Phone利是」,且定期推出抽獎積分活動。
4. 其他電子錢包:如Tap & Go、WeChat Pay HK、Alipay HK等,都有不同版本的電子利是或紅包功能。
5.3 小貼士
• 事先溝通:長輩或年紀較大者可能較難接受電子利是,若家中成員都認同再執行,避免產生誤解。
• 保留儀式感:如有需要,可配合一些新春小道具(如電子賀卡、祝福圖片)或當面亮出手機畫面,營造喜慶氣氛。
• 安全保障:務必使用銀行或受監管機構推出的電子平台,以確保交易安全。
(六)換新鈔VS.迎新鈔:有何區別?
6.1 甚麼是「迎新鈔」?
「迎新鈔」並非「嫌棄舊鈔」,而是指流通過,但仍外觀整齊、崭新度高的紙幣。銀行為了減少資源浪費,會將回收回來、仍然保存良好的紙幣,重新整齊疊放,分給需要派利是的市民。雖然這些鈔票非「直接從印鈔機出爐」,但整潔度與全新差不多。
6.2 為何推廣「迎新鈔」?
主要目的在於環保與減少浪費。完全「新出爐」的紙幣需要更多的印刷流程與運輸成本,而「迎新鈔」若沒使用就白白被銷毀,相當可惜。事實上,從外觀和使用感來看,迎新鈔也如新鈔般潔淨。金管局和各銀行近年大力鼓勵市民接受迎新鈔,希望逐步降低對「絕對全新」的依賴。
6.3 實際差異在哪裡?
對消費者而言,新鈔與迎新鈔在面值、功能上一模一樣,只是「迎新鈔」的紙面上或許有極輕微的使用痕跡,但仍達到非常新的程度。故此,不少人已養成使用迎新鈔的習慣,因為同樣有「新意」,亦更符合環保原則。
(七)換鈔與派利是的常見疑問(FAQ)
7.1 什麼時候最適合到銀行換新鈔?
若你不想人擠人,可以避開1月14日至16日的首輪高峰。之後幾天人流相對少一些。也可直接使用網上預約,省時省力。
7.2 如果家裡已經有不少新淨紙幣,還要特地去銀行嗎?
其實不用。金管局鼓勵大家先翻看抽屜和錢包裡的舊存貨,如仍是乾淨無折痕,即可直接當作「迎新鈔」使用,做法環保又方便。
7.3 迎新鈔與新鈔的兌換數量會否不同?
三大銀行在換鈔期間會盡量提供足夠供應,理論上新鈔與迎新鈔的數量都充足,不過若在高峰期,不同網點或分行的庫存狀況有所差異,建議提早預約或者靈活彈性應對。
7.4 電子利是是否能自訂「限時」或「可領次數」?
部分電子支付平台提供限時或限次數領取功能,讓你設定自動收回未被領取的利是餘額。不同App有不同的設計,可詳閱其官方指引。
7.5 若遇到長者「不識」電子支付怎麼辦?
如長者不熟悉手機操作,或完全沒有應用程式,建議維持傳統紙幣派利是。同時,你亦可耐心引導他們體驗電子支付,但切記尊重意願,勿強迫。
(八)環保角度:重新思考傳統習慣
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、減少浪費。大家在農曆新年常常會拆下來一大疊利是封,之後大多數直接丟棄。推廣「迎新鈔」與「電子利是」的背後,其實是希望在不損害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,將浪費降到最低。例如,去年許多商會及NGO也回收利是封,建議市民重用或分類存放。這些都是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的例子。
從資源利用角度看,印製新鈔牽涉到紙張、防偽油墨、能源等成本,而「迎新鈔」可做到物盡其用。對個人而言,若你接受程度高,甚至可以將「迎新鈔」與電子利是結合起來,某些至親好友派實體利是,一些遠方親戚或年輕同事就改用「轉數快」。這種做法既能保持派利是的大部分儀式感,也能減少過多的紙幣浪費,一舉兩得。
(九)如何更好地計劃個人「唱錢」與理財?
派利是雖然在意義上是一種祝福,但與個人金錢管理亦有微妙關係。很多人到了農曆新年會花上不少費用,可能用於派利是、年貨、賀年聚餐等。我們可以在派利是時也順道思考新一年如何提升理財習慣。
1. 預先訂立預算
先估算自己會派多少利是、送給多少親友、預計多少金額給父母或需要特別照顧的家人。再依照財務狀況來確定,避免最後超支
2. 留意兌換套裝總值
若你打算網上預約「HK$3,000」或「HK$6,000」等套裝,務必先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現金,以免到最後只是囤積在家裡。
3. 運用理財App跟蹤派利是
現時不少手機App可以自動記錄每筆支出,若你透過電子利是派錢,就更容易掌握總額,減少亂花。
4. 學習投資與儲蓄
新一年是重新檢視理財規劃的好時機。或許可以把「利是錢」的一部分用作子女的教育基金,或投資於某些穩健產品,把「祝福」轉化為長遠幫助。
(十)如何享受不被「人龍」煩惱的換鈔體驗?
若你曾經在農曆年前踏入銀行,就會知道那股「人山人海」的可怕。以下幾個簡單小貼士,助你避免在分行門口苦候半天:
1. 善用網上預約
既然三大銀行都提供網上預約,更有特快櫃枱,為何還要跟大隊排隊?只要提早在1月7日預約,基本上都能順利拿到合適的換鈔名額。
2. 鎖定非繁忙時段
如果一定要到銀行辦理其他業務或想多換一些非標準套裝的面額,可選擇在高峰期過後(例如1月17日或之後)的平日午飯後或下午時段。
3. 考慮ATM提取迎新鈔
滙豐的ATM提供HK$20及HK$50迎新鈔,若你只需要較少量的細鈔派利是,完全可自行操作,而且24小時服務,無需跟人擠。
4. 僅換自己需要的數量
很多人可能「貪心」地多換了幾倍。其實仔細計算一下,預計用多少就換多少。如果最終用不完,也是一種浪費。
(十一)新鈔派利是的額外「姿勢」:DIY小創意
大部分人封利是都是「票子+利是封」的標準模式。若想今年有點創意與驚喜,你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做法:
1. 定製利是封
不少本地插畫師或文創品牌,會推出各式限量版利是封,甚至可以印上名字、祝福語。這樣即使用的只是一般的HK$20或HK$50,也能讓收利是的人感到心意十足。
2. 搭配祝福小卡
除了鈔票和利是封,也可以在封套裡面放一張小紙條,寫上對親友的真切祝福。這種手寫的溫度,有時比鈔票本身更珍貴。
3. 自製红包刮刮樂
有人會在利是內附小遊戲或手工刮刮卡,送給親朋增添趣味。對小朋友來說,更是一份獨特的驚喜。
(十二)媒體與政府宣導:鼓勵理性換鈔
從近年來媒體報道可見,每到換新鈔首日,銀行門外就會見到長龍,有些分行甚至人龍彎到街角。然而,金管局和銀行多次宣傳「不必趕頭炮」,因為供應足夠,而且大家也可以考慮使用「迎新鈔」或家裡現有的「新淨鈔票」。另外,使用電子利是的便利度越來越高,亦有助舒緩人流。香港人需互相提醒,尊重別人所需之餘,也不要浪費資源。
(十三)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,傳遞新年祝福
2025年的換新鈔安排大致與前幾年相似,但網上預約與電子利是的普及度又更上一層樓。對於還是想親手拿著實體鈔票,感受那股「新春味道」的朋友,三大銀行皆能滿足;對於想減少浪費與輪候壓力者,也可選擇迎新鈔或電子利是。最終,農曆新年的意義,並不只是換多少鈔票、送多少錢,而是「祝福」兩字。只要用自己最順手、最能傳遞心意的方式,就能讓過年更有愛、更輕鬆。
願大家在2025年能以最佳姿態歡迎農曆新年,無論採用何種方式派利是,都一起分享到好意頭和團聚的快樂!
新年臨近但有啲手緊? Credit366助您即時借錢,提供私人貸款、信貸及網上貸款等多元選擇。